详细信息
鉴定、评估、出手有意者可以联系我:王经理:139 2286 7824
陈逸飞不是“青春无悔”理想主义者;也不是“崇高无畏”的英雄主义者;更不是“独立思考”自由主义者,而是一个天生敏锐的机会主义写实画家;其一生绘画在选择题材上紧扣时代的神经命脉,以非常嗅觉追踪到时代气息,他的各个时期代表作品普遍呈现出一种“灵活性”,可谓是见风使舵之先行者,充分体现出陈逸飞的精明机智、进取善变和文弱谨慎的务实精神。换言之,陈逸飞现象不仅代表半个世纪的美术史现象,几乎折射了整个中国封建史的文艺现象;那就是文艺始终附庸政治权力和被动于社会气候,它从来都不具独立的主体性。尽管文艺是中国历代文人知识分子借以抒发个人情感的精神工具,可它始终是那么扭捏含蓄和委婉暧昧,从来都不具鲜明的思想立场和独立的个性精神。遗憾的是,陈逸飞的确早逝了,几乎没有机会向人们证明他的艺术才能,那个成功的“陈逸飞”极可能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尽管陈逸飞本人对自己的艺术作品是那么得意而自满,丝毫没有自我批评的反思,“奴性”是其前半世,“媚俗”则是其后半生,趋炎附势地画完了其一生。
从陈丹青祭悼陈逸飞一文中,同样充分透露出中国内在缺失,从根本上没有是非原则,甚至蛮不讲理。陈丹青写到:“说到逸飞的趣味,众人议论,多以他晚近的美女系列、古装系列,及弄时尚、选模特做依据。然而《黄河颂》、《红旗颂》与《占领南京》的作者,若无英雄情结,不崇拜英雄主义,是画不出来的,此为近人所不知。他自强好胜有果断,便是个人奋斗当英雄的胚,遇上“文革”时代泛政治化激情,又是建国后新起的油画家,与我辈知青逆子相较,他的成长经历与政治观价值观,自然正面而进步,曾是沪上政府评出的优秀共青团。虽因同行相嫉,他“文革”时期的力作几乎全部被上海的官展所否决,又被北方官展贬视为“海派”,但他的职业生涯与功名之途,算是顺利的,不像葆元在工艺美术系统虚掷岁月十余年,怀奇才而大不遇。此所以逸飞早年的画作局势庞大,雄心勃勃,自是一股朝气、自信、有魄力,即便政治宣传大主题,真有青春热情在,论重要性,同期同代,今也无有可资替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