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鉴定、评估、出手有意者可以联系我:王经理:139 2286 7824
陈逸飞绘画从始至终都保持写实主义风格,就形式而言,他的绘画技法在中国写实油画家当中不是最出色的,更缺乏开拓性价值;从他的系列水乡的风景画隐约可见画家试图突破原有风格,但它却陷入印象主义的死胡同,走进去则没走出来,取得成效实在太少。总之,陈逸飞在绘画风格缺乏个人开创性,基本沿袭古典主义的既定审美规范。那么,回到陈逸飞绘画作品在内容上,早期宣传画是一种非自觉的创作,用陈自己的话说是“任务”;全是“革命”题材,画风也是从苏联拿来的英雄浪漫主义,是其时代普遍皆同的题材内容和画风范式。毫无疑问,陈逸飞确立自己在中国画坛的地位仍是早期政治宣传画的打开了局面,其次是文革后“清仕女”系列,这些作品在写实表现力上却不及早先的政治宣传画,近乎将“梅生画”贴入油布,只是它对八十年代中国美术是一次别开生面的“创举”,意味着传统艺术复苏和审美多样性的出现。
陈逸飞的洋妞美女系列,被评为“崇洋媚外”和“小资情调”,这些评价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但这批作品的确有损画家才情,因为它们都似临摹照片的庸俗绘画。即便如此,陈逸飞仍是中国当代美术史不可忽略的人物,但也无法掩盖其作品形式守旧和内容苍白的局限,也说明了中国美术界一大批画家的普遍局限,他们被动于历史与时代,没有创作出属于自身的艺术成就;形式上是古人与洋人的徒弟,内容上是权贵与市侩的奴仆,对文化发展与社会进步起到作用甚少,特别艺术美通常被用走渲染与修饰不健康的东西,如权力崇拜与美化暴力,这种奴性化艺术一直在毒害中国社会的精神健康。陈逸飞艺术无疑说明了这一文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