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鉴定、评估、出手有意者可以联系我:王经理:139 2286 7824
造型变了,“墨”还没变。“墨”成了他主攻对象。他临摹了大量宋元明清的山水画,发现层层交错、层层积叠的积墨法,在表现藏民和农民形象的厚重与质朴上,能达到以有限的艺术手段表现无限内涵这一效果。于是,他改变了以往墨线勾勒后涂层水墨的习惯,用积墨法画了一系列作品,如《祝酒舞》《梦》《佛珠》等。不过,这些积墨法都是运用在表现人物的衣着上。
去年,他决意再作尝试,用积墨的手法处理人的头、手、肌理。感觉告诉他,只有这样,才能表现藏民那种岁月沧桑感和厚重感。他画了《大山的回忆》,又画《闲看行路人》,将一组人物处理成一个整体,浑然一片,既有现代感,形式感也很强。为了这次展览,他又创作了《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家乡板凳龙》,反映农村舞龙灯、庆丰收的景象。他用积墨法画成群的人物,把舞龙的人群处理成一片,如果遮掉头部,简直就是一整块山石。在处理整体的同时,又令人物各具特征,做到既统一又不失精微。他说,过去是“画”形象,画是生活中直觉的感受,直觉的形象;现在是“造”形象,到生活中收集素材,以提炼为主,在创作中注重第二度创作,因此是“造”形象。
通过积墨人物画的试探,方增先进入了一个新的艺术空间。他说:“艺术的创新是无穷无尽‘路漫漫其修远兮’的过程。自己虽已70多岁,还会继续走下去,让积墨人物画尽快成熟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