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轴承工业持续、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无论是从销售额还是产量上来看,我国都已经是世界第三大轴承生产大国,据统计,截至2020年我国轴承行业营业收入为1930亿元,同比增长9.04%。
2015-2020年全国轴承行业主营业务收入整体呈现波动增长。2020年我国轴承行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总额1930亿元,同比增长9.04%。主要是受到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轴承企业,如为风电、工程机械、冶金矿山等配套轴承企业高速增长的带动影响。
行业总产量在200亿套左右波动
2015-2020年中国轴承产量波动变化。2019年,由于受到下游汽车、机床等行业需求下降的影响,我国轴承行业产量出现下滑现象,2019年产量为196亿套,同比下降8.8%。2020年产量回升至198亿套,同比增长1.0%。
2020年整体呈现供大于求局面
中国轴承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8-2020年中国主要轴承制造企业产销率波动变化。2020年全国117家行业主要轴承制造企业生产轴承55.4亿套,轴承销售量53.9亿套,产销率为97.16%。产量和销量同比分别为增长8.35%和增长3.59%,整体呈现供大于需的局面。
我国轴承产业几十年来不断升级改造,市场资源配置持续优化,已经形成五大产业集聚区,各区域特点及其主要代表企业情况如下:
轴承行业是充分竞争的行业,专业化分工明确,国内外企业之间激烈竞争。据统计,2021年4月我国轴承企业产量排前三的企业是建龙北满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人本集团有限公司与宁波市镇海银球轴承有限公司;销售收入排三的企业是人本集团有限公司、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与浙江天马轴承集团有限公司。
持续保持贸易顺差
2017-2020年,我国轴承行业进出口总额呈现波动变化态势,2018年为最高值,实现进出口总额95.90亿美元和贸易顺差20.20亿美元;2019年由于受到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轴承行业进出口总额和贸易逆差均呈现下降趋势。
到2020年受疫情影响,出口市场收缩而进口市场有所增长,行业进出口总额和贸易逆差分别为92亿美元和4.68亿美元。2021年第一季度行业进出口持续保持贸易顺差1.34亿美元。
出口市场缓慢收窄
出口数量来看,2016-2020年中国轴承出口数量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变化态势。2019年受全球宏观经济下行、国际贸易壁垒影响,出口数量同比下降4.7%;2020年,受疫情影响国外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全国出口轴承58.81亿套,比2019年同期下降0.1%。
从出口总额来看,2016-2020年中国轴承出口总额也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变化态势。2020年,受疫情影响全国出口轴承58.81亿套,比2019年同期下降0.1%。
高端市场依赖进口
从进口数量来看,2016-2020年中国轴承进口数量波动变化。自2018年开始全国进口数量有所下滑,到2020年全国进口轴承25.18亿套,同比增长12.8%。
从进口总额来看,2016-2020年中国轴承进口金额,按照可比口径,整体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到2020年,全国轴承进口总额43.66亿元,同比增长19.78%。
一方面是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带动了高端轴承的进口市场需求,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由我国台湾地区进口的滚珠丝杠等直线运动滚动支承类轴承,2020年我国海关首次将其列入滚动轴承,拉高了进口轴承用汇9.27个百分点。
对比轴承进出口均价来看,2016-2020年我国进口轴承单价约是出口轴承单价的两倍左右。另外,自2017年开始,进口轴承单价整体呈现逐年增长态势,出口轴承单价波动下降。反映出国内高端轴承市场主要依赖进口,整体轴承产能呈现结构性紧缺的特征。
目前,我国是轴承生产大国,但并不是强国。自十九大以后,振兴制造业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实施中国制造2025,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发展新模式、新业态,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是轴承行业面临的重要任务。这对轴承行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1、产品技术含量、工作效率、可靠性和精度不断提升
从目前我国轴承行业产品结构来看,技术含量较低的普通轴承生产已可满足市场需求,但是高精度、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以及具有特殊性、能满足特殊工作条件等高端轴承品种还依赖于进口。
未来,轴承制造商通过加大研发力度、引进国外先进制造设备、加强产学研融合发展等手段,不断提高研发设计水平及制造水平,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河南能源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制造国内最大转盘轴承。基于ELID磨削技术(电火花修型技术)的高精度滚子生产设备,解决了高端轴承制造难题。
2、专业化分工进一步体现
随着下游市场的不断发展,轴承产品的类型和规格将不断拓展。不同种类的轴承对热处理水平、车加工精度、表面处理方式、生产装置自动化程度以及制造工艺等要求不同,所以多数企业未来将专注某个或者某几个环节的专业化生产经营,进一步明确产品定位,拥有自己在产业链中的分工和定位。
此外,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轴承产业链向中国转移,八大轴承企业将更为专注于轴承的设计、销售及磨装等生产环节,而磨前产品(即套圈制造)将更多的由劳动力素质较高、生产工艺稳定的公司进行专业化生产,专业化分工成为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3、产品结构的提升促进出口业务进一步拓展
随着政策的开放,越来越多的国内优质轴承企业将开展出口业务,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近年来,我国的轴承出口额逐年稳定增长,且增速高于进口;进出口贸易顺差逐年加大,出口产品的档次也由中低档逐渐向中高档发展。
同时,我国出口轴承平均单价上升趋势明显,出口轴承附加值不断提升,未来将有望突破多年固化在国际轴承产业低端的困境,逐步进入中高端市场。因此,未来我国的轴承出口业务将进一步拓展,贸易顺差将继续扩大。
以轴承、电机为代表的工业零部件制造产业在我国已形成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近十年来,工业零部件制造产业规模逐步扩大,研发能力有所提高,为主机等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此次中国工业博览会“工业零部件轴承展区”将展示国内重点企业通过“强基工程”近年在工业零部件行业,服务国家经济和发展,助力国防安全所取得的成果。以及“十三五”期间,通过完善共性技术支撑体系和“专精特”产业技术支撑体系,围绕行业关键痛点纵深发展,重视垂直产业链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国装备制造业风向标、中国内循环经济晴雨表,促进中国制造更好地服务全球,中国工业博览会将于2022年3月16-19日在天津国家会展中心举办,展会由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机械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机床总公司、国家会展中心(天津)、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天津分会、BLUELINE株式会社共同主办,由中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承办。
展会规模预计超过150,000平方米,吸引1,500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亮相展会,将有150,000余名专业观众到现场参观采购。